“三农”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加强“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03年突破1000亿元、2007年突破2000亿元,农业增加值2007年突破1000亿元,达到1260亿元,在全国排位由2002年的第12位提升到2006年的第9位,并形成了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甘蔗、蚕桑、木薯产量及速生丰产林全国第一,农民收入连续四年人均增收200元以上,其中2007年人均达到3224元,增收400元以上,增长16.35%。我们以占全国第19位的耕地资源总量取得占全国第9位的农业经济规模,成就确实巨大也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在座的各位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
以农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总产值突破2000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为标志,应该说我区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起点上,我区农业发展既面临着重大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机遇来说,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近年来连续出台了5个中央1号文件,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国际粮食价格迅速上涨,国内价格上涨主要是结构性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问题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而我区是全国第三大水稻种植省区,这对我区粮食生产带来了重大机遇。其次是我区光温水条件好,农业自然资源丰富。我区日照充足、温度适宜,年均降雨量达1500毫米左右,并在区内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小气候,十分有利于作物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种什么长什么”,这对农业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条件。三是我区农业有基础。目前大农业在三产中占的比重达21.4%,比全国高10个百分点。对这个21.4%,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
一般来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业的比重会迅速下降。但我们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农业也迅速发展,而且农业在一些重要领域(如甘蔗、木薯、速丰林等)为糖业、生物质能源、林纸等资源型大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支撑,这十分难能可贵,也十分值得我们农业人自豪。李克强副总理今年“两会”期间参加在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对我区农业的发展形势给予了高度评价。四是我区农业发展有前景。我们的甘蔗、桑蚕、木薯、速丰林、生猪、家禽等特色产业有规模有基础,有大工业或龙头企业带动,完全可以做大做强。从挑战来说,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我国农业是问题农业,一旦连续三、四年农业丰收,各级对农业的重视就会降低,今年正是我区农业连续丰收后的第五个年头,这个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重视工业化城镇化是对的,但农业绝不能丢。二是耕地资源问题。我区人均耕地0.78亩,既要确保5000万亩粮食生产,又面临着甘蔗、桑蚕、木薯、速丰林等产业相互争地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三是水的问题。我区总的降雨量不少,但是季节性、工程性缺水严重,全区桂中、左江、桂西三大旱片,解决好这些旱片缺水问题,全区农业发展就大有希望。
总的来说,我区农业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各级农业部门的干部一定要有信心,要看到前途和希望,努力工作,争取为我区农业跨越式发展多作贡献。
二、广西农业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
到广西5个多月,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各厅局和基层调研,我觉得我们广西有这么好的条件,完全可以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结合我的调研和听取各厅局的汇报,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农业发展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紧粮食生产不放松,一手狠抓农民增收。为此,要突出抓好四件大事:
(一)以稳定粮食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为抓手,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稳则天下安。粮食是国家战略物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是国家确定的硬任务、硬指标。我区属于粮食产销平衡区,玉米、小麦需要外调,而水稻除自给外还有部分供应广东等珠三角地区。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一再强调粮食生产,但受利益驱使,粮食播种面积仍然不断减少,近五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就减少了242万亩。今后粮食总产如何确保155亿公斤以上、争取达到160亿公斤以上,必须在战略上着重考虑五个方面:一要采取有力措施严守500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底线;二要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集成应用,努力提高粮食单产;三要加快推广超级稻,目前广西自主研发的超级稻品种亩产超过700公斤,如超级稻面积达到50%,粮食增产潜能仍十分巨大;四要大力发展冬种粮食作物,特别是发展冬种马铃薯和红薯。以红薯为例,目前适宜在冬闲田上种植的有钦州、防城港、北海、南宁和玉林南部县市,较适宜种植面积约600万亩。目前我区冬季红薯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按每5 斤红薯折算1斤粮食计,仅利用上述区域冬闲田可生产粮食120万吨以上。五要抓住机遇发展优势粮食产业。广西一些水稻品质在全国居前,随着周边大米出口国限制大米出口,给广西优质粮食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高档优质稻谷产业,以质量换产量,带动农民增收。五个方面联动抓,既可以确保我区粮食安全、促进优质粮食产业发展,又可以为其他农业产业发展腾出一定空间。
(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为农民增收提供稳定来源。
我区粮食生产是自给型的,农民增收来自哪里?无非两个方面:一个是工资性收入,一个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随着劳动力市场变化而变化,增量不会变化很大;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关键要靠特色农业发展。广西几个大的产业做到了全国第一,发展特色农业很有优势。如甘蔗方面,只要我们加快酒精工业布局,就可以稳定糖价,同时通过采取推广甘蔗良种、推行甘蔗收获机械化,农民增收还大有空间;木薯方面,国家把我区列为第一个非粮生物质能源基地,批准我区生产100万吨非粮酒精,这一块也大有可为;桑蚕方面,我们有基础有技术,如果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如研究采用饲料喂蚕等,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耕地,而且农民增收的潜力无限;此外,速丰林、中药材、食用菌、生猪、家禽等产业都大有可为。因此,只要我们拓宽思路,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民收入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增长。